图片名称

让文明之花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绽放


日期:

2021-10-20

金秋十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亚洲文化遗产保护结出累累硕果。 多点开花 共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动和影响亚洲文明成长、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倡议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与亚洲国家的文化遗产合作是中国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重头戏。两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与亚洲国家在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展览交流等文化遗产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与15个亚洲国家开展了28项联合考古项目,通过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址的勘探发掘,助力探究亚洲文明脉络,实证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2016年,中国与沙特签署《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沙联合考古队在沙特红海之滨塞林港遗址开展联合考古,证实了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半岛和红海地区发生过密切交往。 中国曾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如今已成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合作的积极贡献者。中国已在柬埔寨、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亚洲国家合作开展了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吴哥古迹修复项目已进行至第三期——对王宫遗址开展保护修复。 技术合作逐渐成为与亚洲国家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后,中方持续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遗产保护管理、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并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缅甸若开邦妙乌古城申遗提供技术指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介绍,通过与亚洲国家商签协议、联合举办文物展览、合作防止文物走私等一系列“组合行动”,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与缅甸签署的文化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尼泊尔签署的防止文物走私双边协定分别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合作在香港举办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不仅展示了丝路的绚丽瑰宝,也成为连接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沟通与了解的桥梁。 相聚云端 共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愿景 10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是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首次召开的多边国际会议。 据了解,对话会上,亚洲30余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参会,多国文化部长、驻华使节、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18国专题演讲人,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代表等相聚云端并就“文化遗产促进亚洲可持续性发展”“文化遗产助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应对亚洲未来挑战”等进行主题演讲。 在专题演讲中,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以《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利用》为题,讲述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做好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根本遵循。开放发展解决的是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内外联动问题,而共享发展解决的是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的全社会共享问题。 柬埔寨吴哥暨暹粒地区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隆戈萨表示,柬埔寨王国政府为保护吴哥古迹世界遗产地采取了全面包容的策略,形成了一系列惠及文物和民众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吴哥古迹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保护的同时,其经济方面的进展正在惠及民众。就此而言,吴哥古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阿塞拜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修复局局长阿扎德·加法尔表示,阿塞拜疆政府一贯积极地在全球层面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对话,与全球主要组织密切合作,促进多样性、和平与尊重。 伊拉克国家古物和遗产局主席莱斯·穆罕默德·侯赛因说,“我们一直以自己的亚洲身份自豪,而此次会议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发展与其他亚洲国家友好关系的良机,让我们能够全面地交流经验、互学互鉴,共同复兴因自然和人为原因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 “多元种族共处,多种语言并存,多元文化交汇,造就了澳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澳门代表林发钦分享说,澳门地处中国南海边陲,拥有中国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圆融开放的特性。数百年来,澳门对待各种文化遗产,尽可能对其提供适切的保护。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说,“巴基斯坦的身份意识价值观和亚洲文化的拥抱塑造了它多元和进步的愿景。巴基斯坦对于中国有着全天候的友谊。作为亚洲大家庭的一员和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古老文明,巴方赞同对话成果,愿与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使其成为实现目标的强大和可持续的机制。” 达成共识 共创亚洲文明美好未来 为期两天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达成多项共识,为亚洲文明对话,共塑亚洲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注入不懈动力。 对话会上,中国与柬埔寨等亚洲10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是亚洲各国在自愿平等、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的政府间文化遗产专业性合作交流机制与对话平台。联盟将以亚洲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为纽带,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考古、博物馆交流、世界遗产申报管理、防止文物走私、促进流失文物返还、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跨国交流合作,推动亚洲地区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与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协同发展,增进亚洲各国民心相通,促进亚洲文明传承。 对话会闭幕式上,李群发布“关于共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倡议”,获得了参加本次对话会27个参会国家的赞同,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形成的首个国际文件,将为亚洲各国规划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提供指引。倡议的发布表明,以文化遗产促进亚洲文明传承成为亚洲国家的广泛共识。 同时,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设立,将以专项基金形式为亚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联合考古、展示利用等工作给予支持。而启动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大使”计划,将遴选一批青年专业大使和传播大使,实施一批面向亚洲青年的专业交流与大众传播项目,培养更具未来视野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青年队伍。 此外,在对话会主题网页陆续推出以“亚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北京海淀三山五园”为专题的数字线上展览,多维度展现多元丰富的亚洲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李瑞 徐秀丽)

金秋十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在北京如期召开,亚洲文化遗产保护结出累累硕果。

多点开花 共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带动和影响亚洲文明成长、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文明交流互鉴,倡议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与亚洲国家的文化遗产合作是中国文物对外交流合作的重头戏。两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与亚洲国家在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展览交流等文化遗产领域开展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与15个亚洲国家开展了28项联合考古项目,通过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址的勘探发掘,助力探究亚洲文明脉络,实证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2016年,中国与沙特签署《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沙联合考古队在沙特红海之滨塞林港遗址开展联合考古,证实了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半岛和红海地区发生过密切交往。

中国曾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受益者,如今已成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合作的积极贡献者。中国已在柬埔寨、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尼泊尔、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6个亚洲国家合作开展了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吴哥古迹修复项目已进行至第三期——对王宫遗址开展保护修复。

技术合作逐渐成为与亚洲国家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后,中方持续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遗产保护管理、数据库建设提供支持,并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国“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缅甸若开邦妙乌古城申遗提供技术指导。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介绍,通过与亚洲国家商签协议、联合举办文物展览、合作防止文物走私等一系列“组合行动”,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与缅甸签署的文化遗产合作谅解备忘录、与尼泊尔签署的防止文物走私双边协定分别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合作在香港举办的“绵亘万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不仅展示了丝路的绚丽瑰宝,也成为连接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沟通与了解的桥梁。

相聚云端 共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愿景

10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是为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首次召开的多边国际会议。

据了解,对话会上,亚洲30余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等国际组织参会,多国文化部长、驻华使节、文化遗产领域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18国专题演讲人,以及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代表等相聚云端并就“文化遗产促进亚洲可持续性发展”“文化遗产助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文化遗产应对亚洲未来挑战”等进行主题演讲。

在专题演讲中,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以《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遗产可持续保护与利用》为题,讲述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做好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根本遵循。开放发展解决的是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内外联动问题,而共享发展解决的是遗产保护与利用成果的全社会共享问题。

柬埔寨吴哥暨暹粒地区保护管理局副局长隆戈萨表示,柬埔寨王国政府为保护吴哥古迹世界遗产地采取了全面包容的策略,形成了一系列惠及文物和民众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在吴哥古迹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保护的同时,其经济方面的进展正在惠及民众。就此而言,吴哥古迹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阿塞拜疆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和修复局局长阿扎德·加法尔表示,阿塞拜疆政府一贯积极地在全球层面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对话,与全球主要组织密切合作,促进多样性、和平与尊重。

伊拉克国家古物和遗产局主席莱斯·穆罕默德·侯赛因说,“我们一直以自己的亚洲身份自豪,而此次会议则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发展与其他亚洲国家友好关系的良机,让我们能够全面地交流经验、互学互鉴,共同复兴因自然和人为原因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

“多元种族共处,多种语言并存,多元文化交汇,造就了澳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澳门代表林发钦分享说,澳门地处中国南海边陲,拥有中国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圆融开放的特性。数百年来,澳门对待各种文化遗产,尽可能对其提供适切的保护。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说,“巴基斯坦的身份意识价值观和亚洲文化的拥抱塑造了它多元和进步的愿景。巴基斯坦对于中国有着全天候的友谊。作为亚洲大家庭的一员和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古老文明,巴方赞同对话成果,愿与所有成员共同努力,使其成为实现目标的强大和可持续的机制。”

达成共识 共创亚洲文明美好未来

为期两天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达成多项共识,为亚洲文明对话,共塑亚洲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注入不懈动力。

对话会上,中国与柬埔寨等亚洲10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联盟是亚洲各国在自愿平等、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的政府间文化遗产专业性合作交流机制与对话平台。联盟将以亚洲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为纽带,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考古、博物馆交流、世界遗产申报管理、防止文物走私、促进流失文物返还、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跨国交流合作,推动亚洲地区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与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协同发展,增进亚洲各国民心相通,促进亚洲文明传承。

对话会闭幕式上,李群发布“关于共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倡议”,获得了参加本次对话会27个参会国家的赞同,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形成的首个国际文件,将为亚洲各国规划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提供指引。倡议的发布表明,以文化遗产促进亚洲文明传承成为亚洲国家的广泛共识。

同时,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设立,将以专项基金形式为亚洲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联合考古、展示利用等工作给予支持。而启动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大使”计划,将遴选一批青年专业大使和传播大使,实施一批面向亚洲青年的专业交流与大众传播项目,培养更具未来视野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青年队伍。

此外,在对话会主题网页陆续推出以“亚洲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北京海淀三山五园”为专题的数字线上展览,多维度展现多元丰富的亚洲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李瑞 徐秀丽)

关键词: